今天不小心把耗材支架弄坏了,幸好没有损坏原厂料架内的NFC识别器。我们使用Ultimaker S5来打印了损坏的零件部分,打印修复过程分享给大家~
Ultimaker打印机原厂料架
本次模型结构相对复杂,不管如何摆放都会出现悬空现象,所以必须使用支撑。为了后期更好地去除模型上残留的支撑,所以本次使用了水溶支撑。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效果。
Ultimaker Cura设置
打印模型建议使用“最佳精度”打印,因为后面要和原部分配合,更小的偏差配合度会更好。
考虑到后期要长期使用,所以此次填充给到了50%,基本上可以满足需求。因为使用了水溶支撑,所以无需更强的附着力。
Ultimaker Cura参数设置
材料选择
由于本模型后续需要使用,且有一定的强度需求,所以使用了Ultimaker ABS材料来打印。ABS材料相较于PLA材料有更好的韧性和热变形温度,更适合强度件的打印,而且也是3D打印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材料。支撑材料使用了Ultimaker PVA水溶性支撑材料。
打印完成后,我们简单去除掉支撑后,把模型泡入水中溶解掉残余的水溶支撑。
浸泡前
浸泡后
毛刺问题的应对
大家打印双色时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,就是模型上有许多毛刺。那为什么会有这些毛刺呢?
其实是因为喷头切换时喷头上残余的挤出耗材,以及打印过程中的拉丝。
这里分享一个打印双色的技巧,就是一定要打印装填塔,它可以帮我们默默承受这些喷头残余的耗材,上图中的两个模型就是打印的装填塔模型,看看他们承受了多少。
在Ultimaker Cura中启用装填塔
启用装填塔后,每次切换喷头后先打印的是右上角的装填塔(如下图)。这样即便喷头上有残留的耗材,都会在打印装填塔的时候擦干净。多余流出的料,也会在打印装填塔时候刮干净。
装填塔
总 结
本次打印的是1个塑料结构件,同时有配合度和强度需求,所以选择合适的打印模式和填充度是关键。
组装完成的材料支架
另外,本次打印用到了多种材料。对于多种材料的打印参数设置一直是个复杂的难题,你需要考虑两种材料同时打印时平台和喷头的温度,两种耗材不同的单层冷却时间,不同的打印速度线宽回抽等。
但使用Ultimaker Cura,只需要选择你的打印方案(精度、外观、速度),填充率和材料,Ultimaker Cura将自动为你匹配剩余的复杂参数,让你的打印一次成功。
之所以能做到这样的“傻瓜操作”,是因为Ultimaker的开源理念,一大批创客和开发人员通过Ultimaker打印机进行材料试验,找到一个较好参数范围,输入到了Ultimaker Cura的数据库中,当用户使用对应的机型和材料时,完成打印参数的“傻瓜式”调用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